提到陆小曼,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想起另一位民国才女:林徽因。这两位民国奇女子易速宝,都和我们的大诗人徐志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她俩,一位是徐志摩的朱砂痣,一位是徐志摩的白月光。
今天我们尚不讨论徐志摩是更爱朱砂痣还是更爱白月光。只来分享俘获了徐志摩郎心的陆小曼曾是怎样靓丽的一道风景线。
出身名门,家境优渥,受过良好教育
其父陆定,是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,孙中山的追随者,民国政府财政部的高官,妥妥的名门望族。
陆小曼的父母生了好几个孩子,大都因疾病早亡,独存陆小曼,自然是呵护备至,极尽宠爱,对她的教育也是格外重视。
陆小曼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完成学业后,入北京圣心学堂就读。有见识的父亲还给她专门请了英文女教师教授英语,小曼天资聪颖,英文学得极好。
展开剩余86%才华出众,造诣颇高,美貌智慧并存
大才子胡适曾说“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”。那么陆小曼这道风景究竟有多靓丽呢?
据留世照片分析,她的长相虽不符合现代审美,没有灵动的大眼,高挺的鼻梁抓人眼球。但也算眉目如画,秀丽端庄,颇具古典气质。
最喜欢的一张照片,估计这是她在书写/绘画,一手托腮,一手握笔易速宝,笔杆触唇,眼神淡定自若,满目神采,美得像一幅水墨画。
这样美丽的一双眼睛,纯净得如一汪春水,引人遐想。就因为这惊鸿一瞥,很难将她和丑陋联系起来。
陆小曼也是才女,大多数人对她的关注点停留在她的恋情上面,忽略了她的才情。这可是民国为数不多的诗文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子。
1.她从小喜欢绘画,在艺术方面有极大的天分,师承大家,特别是在工笔写意画上有很高的造诣。也有很多佳作流传下来。
这是搜集的小曼的画作,供大家欣赏。
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等工笔写意画画得都不错,笔法细腻、色彩淡雅、意境清幽,观之是非凡的艺术享受,她的绘画天分可见一斑,造诣不浅。
2.其书法也不错。清新自然、潇洒秀丽、庄重沉浸,见之不俗。
学书都这么棒,成熟后更突出了。
有了岁月的磨砺,更显端庄秀雅,隽永俊逸了。我若能写的这样一手好字,真的你辈都是蓬蒿人了。
3.陆小曼还热爱戏剧,尤其是擅长昆曲。
陆小曼擅长戏剧,曾与丈夫徐志摩合计创作了话剧《卞昆岗》,曾经广受欢迎。她还深谙昆曲。在昆曲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建树。
她既是戏迷,也是戏子。不止痴迷于观赏,也沉迷于演绎。真心的热爱,才能有如此成就。
4.她的文采也相当好。流传下来的作品有《小曼日记》、《遗文编就答君心》、《哭摩》等。她送徐志摩的挽联中写到:
“多少前尘成噩梦,五载哀欢,匆匆永诀,天道复奚论,欲死未能因母老;万千别恨向谁言,一身愁病,渺渺离魂,人间应不久,遗文编就答君心。”
文字中有回忆,有哀婉,有悲痛,有不舍,有遗憾,更有坚定的方向:“遗文编就答君心”,倾其后半生,给了徐志摩文人最高的体面。他的作品广为流传,陆小曼功不可没。
徐志摩去世后,失去生活依靠的她,依赖翁瑞午的供养,与他有不清不楚的嫌疑,却坚决不改嫁,并拒绝了前夫王庚的复婚意愿,承受着世人的非议完成使命。
此后她以徐志摩的遗孀自居,结束了奢侈放肆、灯红酒绿的生活,一心扑在了整理徐志摩遗作上,现今才有那么多徐志摩的作品流传于世。这倾注了陆小曼不少的心血。
社交达人,个性张扬,交际场上万人迷
很多人对陆小曼的印象停留在交际花这一角色上。殊不知陆小曼的交际和我们普遍的认知不同。
她不是那种为了攀龙附凤周旋于达官贵人身边的风尘女,而是家境优渥、才华出众、万人追捧的千金女,经常置身于众星捧月的感觉中。
她的社交能力超强,英语流利地道,可以与外国人流畅的沟通。曾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任担任外交翻译,会见了很多外国名人,在外事活动中,也是不卑不亢,展示友好的同时不忘维护民族尊严。
当时很多社会名流,都以结识陆小曼为荣,可见陆小曼交际能力不凡、魅力不俗。胡适那句“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”,可谓是十分恰当了。
陆小曼爱一行,精一行,行行小状元。她多才多艺、出身名门,确实是民国众多名媛中的翘楚。
她个性十足,勇于挑战传统礼制,离婚再嫁,勇气可嘉。却是个十足的恋爱脑,为爱情牺牲颇大,被人诟病,却不能相守到老。
其一生,有特别精彩,也有诸多遗憾。如沿途的风景跌宕起伏,有光明有诲暗。前半生的辉煌稍纵即逝易速宝,后半生孤独寂寞,真是可怜可叹呢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